智能教育硬件再度火熱背后,潛力被低估了?
近兩年互聯網在線教育“高潮迭起”,教育硬件領域也迎來了一波新的增長浪潮,傳統教育硬件企業讀書郎已經傳出了赴港IPO的消息,就連阿里也已涉足智能作業燈,切入家庭作業輔導場景。
除了在智能教育硬件領域深耕已久的網易有道,以及從傳統教育硬件切入的步步高之外,字節、小米等企業也已先后進入智能教育硬件領域,那么火熱的智能教育硬件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魔力,吸引一眾玩家紛紛入局?
智能教育硬件再度火熱背后,是教育硬件賽道的潛力被低估了?
智能教育硬件賽道的火熱不是沒有原因的,一方面有需求規模,另外教育硬件賽道也有價值潛力。
小霸王算是代表了第一代教育硬件產品,步步高、讀書郎也陸續成為當時教育硬件領域的知名企業,它們所帶來的學習機、早教機,電子詞典、復讀機等產品,讓越來越多的學習工具進入中國家庭。
換句話來說,教育硬件市場早已培養出了用戶習慣,市場需求規模也足夠大。
其次,教育硬件的價值潛力也不容小覷。
2020年整個在線教育經歷了各種跌宕起伏,頭部企業高歌猛進,同時不少有過高光的機構不斷倒下,早期投資事件銳減,行業已經進入陣痛期。
在這樣的大環境刺激下,在線教育的發展顯現出了自身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,企業們大多都在思考多元化創收的可能。
畢竟每一次曲折也都在把事物推向新的階段,為事物發展開辟出新的道路,而這一次在線教育領域迎來的則是新一輪教育硬件的爆發,一場關于教育行業的“硬戰”已經打響。
一方面,步步高、小天才、讀書郎等傳統硬件企業頻頻出擊,另一方面阿里、小米、字節跳動等一眾互聯網公司也已扎堆入局。
教育分析師劉明華表示:“智能教育硬件的行業價值能夠被放大看到,成為巨大的新興市場,與近幾年網易有道的率先布局有一定關系,網易有道在智能教育硬件領域的成績激發了教育硬件市場的活力。
從網易有道此前發布的財報來看,網易有道2020年Q4的有道智能學習硬件貢獻收入為人民幣2.4億元,早已成為網易有道第二大營收來源。”
自2017年10月推出有道翻譯蛋以來,網易有道已先后推出了有道翻譯王、有道口袋打印機、有道詞典筆等十二款產品。
網易有道詞典筆這一品類如今已成為明星AI學習產品,一直保持著天貓和京東平臺電子詞典品類銷售冠軍的地位。
網易有道智能詞典筆的成功,實際上印證了智能教育硬件賽道的價值。
從在線教育的產品價值分布上來看,工具產品<內容產品<硬件產品。硬件影響的是交互方式,更能夠對最終的效果產生直接影響,因此價值最高。
從工具產品切入在線教育領域,更需要逐漸深入在線教育內容領域,關鍵在于產品的易用性,只要易用性做得好,自然不缺用戶和流量。
比如作業幫以錯題工具切入,在做好App研發、市場定位的基礎上,圈粉一大波流量。
而做內容產品在于資源整合。比如直播課、在線課堂等產品,一方面要有足夠多的優秀教師資源,另一方面要平衡獲客成本,本質上是雙邊市場,做起來很難,但價值變現空間也更高。
實際上,比做內容更難的是做教育硬件。一方面技術門檻高,需要深入產業鏈,考慮到當前產業鏈的生產能力甚至是量產能力;另一方面硬件產品還要有適配的軟件和內容體系。
這就像當初互聯網公司跨界做硬件一樣兇多吉少,有道最初的團隊以軟件、AI技術和內容為主,對硬件可以說是一竅不通。而且互聯網公司和硬件公司在文化、流程上的鴻溝,更難逾越,就像兩種DNA在同一套系統里碰撞、摩擦、融合。
未來演化的趨勢表明:在線教育機構不僅僅是需要內容,而是一個軟件工具到內容生態,再到硬件生態的閉環,這可能也是眾多玩家入局智能硬件的原因之一。
“客觀的來講,在線教育目前也有營銷難,變現焦慮等難題,網易有道智能硬件上的表現,促使不少在線教育企業進軍硬件賽道。”教育分析師劉明華向互聯網江湖表示。
教育硬件賽道的“基因決定論”?底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筑
在互聯網江湖看來,目前下場做教育硬件的大致有三類:
第一類是典型產品思維的硬件公司。
這類公司前期入局教育硬件的門檻更低,因為已經具備了相對完善的供應鏈體系,品控方面相對也更加成熟。比如步步高、讀書郎等玩家。
不過隨著時代發展,智能硬件的技術門檻也在不斷提高,市場也在快速變化,因此需要更多的力量不斷投入研發。
至于硬件公司的最大短板則在于能否突破內容桎梏。
為此,也有傳統硬件企業選擇與內容公司合作的模式開展業務。比如,一些硬件廠商曾嘗試與編程貓、VIPKID、ABCmouse等線教育企業合作。
第二類是典型內容思維的在線教育玩家。
目前,除了一直都有硬件業務的網易有道之外,作業幫、猿輔導、好未來等在線教育玩家,也開始布局教育智能硬件領域。
作業幫方面,繼推出錯題打印機喵喵機之后,有消息傳出,目前作業幫已經啟動平板項目,猿輔導方面,也在深圳組建了硬件團隊,并已經與代工廠簽訂了智能寫字板訂單。
對于在線教育玩家來說,得益于過去在內容上的積累,無論是K12領域,還是成人或少兒領域,都能夠以課程為核心,以精細化運作的方式提升用戶粘性,從而逐步構建硬件產品的內容護城河。此外,由于深耕在線教育一線,這部分玩家更能察覺到用戶對于智能硬件的需求痛點,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產品迭代。
比如在K12的高中階段,有道通過搭建分層教學體系滿足的多樣化需求;在初中學段,有道則加強本地化教研,對31個省市進行了本地化考綱、政策研究和主講團隊搭建。這些豐富的一線經驗,都能夠反饋到智能教育硬件產品的迭代上,使得產品越來越好用,用戶粘性越來越強。
實際上,將大量資源聚焦于最直接的痛點,解決學生和家長的關鍵需求,以精細化運作的方式一步步打造精品課程,再加上內容生態與教育硬件的結合,讓有道吸引到更多忠誠的用戶,也使其業務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。
曾潛入“雞娃”群的互聯網江湖團隊成員Henry發現,其實大部分“雞娃”家長對課后輔導及智能教育硬件是持著“兩手都要抓,兩手都要硬”的態度,更有一位家長提到希望在線教育公司可以推出相關教育硬件。
由此可見,家長對于在線教育公司造硬件有著一種天然信任感,就像滴滴做貨運,高德地圖、百度地圖等進軍聚合打車賽道,這樣的流量變現邏輯更加順暢。
對于在線教育公司而言,智能教育硬件的市場是有的,企業的內容生態優勢也是有的,而入局的難點則是硬件化門檻高,軟件跟硬件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。
實際上,跑在前面的網易有道入局智能硬件領域也經過了一段磨合期。從2017年,有道的第一款翻譯蛋開始,三年時間,生產出了七八款智能硬件,直到打磨出詞典筆,才真正的驗證出優質的智能教育產品確實有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“網易有道的優勢在于技術過硬,且在智能教育硬件領域有一套體系的思考打法,較早的開始了戰略布局。后來者想進入并不容易,加上入局智能硬件賽道有一定的窗口期,后來居上的難度就更高了”劉明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。
第三類是流量思維下的互聯網大廠。
比如目前火熱的“造燈大戰”。自從字節跳動發布“大力智能作業燈”后,今年3月騰訊教育也官宣了新品“AILA智能作業燈”。如今據芥末堆報道,阿里聯合導學教育也推出“導學號智能作業燈”產品。
實際上,與其說互聯網大廠是在做臺燈,不如說是在占領垂直應用場景,這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流量分發方式,爭奪點在于用戶場景,本質上與巨頭做智能音箱一個邏輯。
巨頭入場的“烈火”之后,教育硬件賽道的“干柴”在哪?
多鯨資本教育研究院預測,預計至2022年,單是K12教育智能硬件市場的規模就可達570億。就目前來看,教育智能硬件的細分賽道與潛在藍海空間,遠未被充分發掘。
不管是典型產品思維的硬件公司,還是典型內容思維的在線教育玩家,抑或者流量思維下的互聯網大廠都已齊聚一堂,教育硬件賽道的烈火已經燃起,下一把干柴或許將是教育硬件爆品的機遇。
梁寧提出過一個爆品公式:
爆品機會=技術/供應鏈創新×爆品品類×新流量
其中爆品的機會首先來自于品類的爆發,像小米、華為的成功離不開智能手機品類的爆發,完美日記、花西子離不開彩妝的流行,如今教育硬件也已經步入了爆品品類的行列。
在教育智能硬件領域,智能燈就已經成為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搶奪的火爆教育硬件品類。據悉,作業幫和網易有道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推出第一款智能臺燈;好未來則專門成立了硬件部門,新東方的智能臺燈項目也已經在尋找解決方案……
新流量也是爆品產生的關鍵因素。什么是新流量呢?就像當初新媒體的出現、還有拼多多所象征的渠道下沉,再比如火熱的短視頻、疫情時期的直播帶貨等等,都是新流量的體現,短視頻、直播等新流量已成為教育智能硬件“爆品”的“東風”。
新流量之外,技術/供應鏈則是爆品產生的重要根基。爆款產品背后一定有成熟的供應鏈以及技術的研發投入作為支撐,它直接決定了成本控制、交付質量等等多種因素。
像教育講究因材施教,不同的學生會遇到不同的學習難題,教育硬件想要解決這些問題自然也離不開技術的推動。
如今,教育與人工智能的緊密結合,正在引起一場教育革命。有關專家認為,“AI+教育”將成為教育行業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。
有道的詞典筆就是這種趨勢下誕生的智能教育硬件產品。通過自主研發全球首創超感光學系統,有道詞典筆兼容了OCR(光學字符識別)與OID(光學辨識碼)兩大AI技術的自動判斷與識別,可同時識別紅外光與可見光;再加上搭載的離線神經網絡,讓識別更加快捷準確,在最新的有道詞典筆3.0上,平均識別準確率已經達到了98.3%。
“復雜經濟學”創始人布萊恩·阿瑟在《技術的本質》中斷言,技術作為一個整體自力更生地積少成多、由簡入繁地成長起來,技術依靠組合而形成進化,他為此甚至創造了一個名為組合進化(combinatorialevolution)的新詞。
智能教育硬件是典型的組合式技術,是教育基因與硬件思維的雙條腿走路。
未來誰能讓技術在教育硬件領域的落地價值加速釋放,實現新興技術在教育硬件供給側提速升級以及需求側的完美結合,或許也將帶來整個在線教育的新拐點。
對行業未來的格局走向,教育賽道分析師人士劉明華表示,“行業到最后拼的不單單是誰的長板有多長,而是誰的短板不明顯,更加均衡化發展,未來誰能跑出爆品,值得期待”。
科技自媒體志剛,訂閱號:互聯網江湖。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,違者必究。